百舌鸣高树,弄音无常则。原文:
百舌鸣高树,弄音无常则。的意思:
《百舌》是唐代诗人郑愔创作的一首诗词。这首诗词描写了百舌鸟在高树上啁啾叫唤,声音变化无常。诗人不禁问道,这种嘈杂的声音是出于何种缘故,平凡的世俗之人却不珍视沉默。
中文译文:
百舌鸣高树,弄音无常则。
借问声何烦,末俗不尚默。
诗意:
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百舌鸟在高树上的啼鸣,表达了声音的多变无常。诗人在此背景下质问,为什么这种声音会如此烦扰,而世俗之人却不懂得珍视静默。
赏析:
这首诗词以百舌鸟的鸣叫为引子,象征了喧嚣和无常的人世间。诗
百舌鸣高树,弄音无常则。拼音:
bǎi shé
百舌
bǎi shé míng gāo shù, nòng yīn wú cháng zé.
百舌鸣高树,弄音无常则。
jiè wèn shēng hé fán, mò sú bù shàng mò.
借问声何烦,末俗不尚默。
上一篇:诗礼康成学,文章贾谊才。
下一篇:盛业光书府,征人尽国英。